供稿: 刘力榛 | 时间: 2025-07-11 | 次数: |
7月11日,我集团“青耘乡村・语润芳华”基层服务践行团在张武村开设“墨香童趣”非遗书法工作坊,以笔墨为媒传承传统文化,并专程拜访张武村毛笔书法大家齐占虎老师,让非遗火种在乡土课堂中延续。
“墨香童趣”工作坊里,宣纸上的汉字与乡村景致撞出奇妙火花。志愿者握着孩子们的手,笔尖轻蘸浓墨,“这一横要像村头的路,稳稳当当;这一竖要像田里的玉米,直直挺立”。有的孩子写 “张” 字时,把 “弓” 旁画成了村头的老槐树杈,引得大家笑作一团;有的专注地盯着 “国” 字的方框,说要 “像圈住咱村的田埂一样,把笔画都守在里面”。在 “浓淡干湿” 的笔墨变化中,孩子们感受汉字的筋骨,当 “张武村”“中国” 等字样在宣纸上渐渐清晰,墨痕不仅晕染了纸张,更在他们心中刻下对文化的认同。活动间隙,实践团专程拜访齐占虎老师。齐老师看着孩子们的作品,捻须笑道:“字里有咱村的土气,就有了根。”他随手写下“传承”二字,笔锋里藏着庄稼人特有的厚实。
此次活动,是我集团以实践活化非遗的生动尝试——志愿者们用乡村语言解码书法密码,让老辈人的笔墨技艺在孩童指尖重生,更以青年担当践行“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”的使命。作为外语学子,团队始终以“跨文化共情”为桥,让传统文化在乡土与青春的碰撞中焕发新彩,彰显外院人守护文脉、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责任担当。